3. 您所教授的专业是否有引入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课程?
5. 您认为虚拟仿真实训课程是否可以提升本专业学生技能学习的效果?
6. 目前有虚有实、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实训场所,可划分为以下四类: (1)专业虚拟仿真实训中心(车、机、工、电、辆、供等各专业实训室);(2)公共虚拟仿真实训中心(轨道综合实训场等);(3)虚拟仿真体验中心(高铁安全和文化馆、校史馆等);(4)虚拟仿真研创中心(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您对以上场所实训场所分类是否清楚?
9. 据您了解,推进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在实训教学中应用的困难有哪些?
A. 平台安装、使用门槛高
B. 设备性能达不到平台要求
C. 网络带宽支持的同时在线人数少
D. 实训平台无法支持移动端学习教学资源
12. 针对学校建设的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资源建设,您有没有什么建议或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