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当代年轻人对社交媒体上缩写梗与谐音梗的看法

您好,我们是武汉大学广电系的学生,目前在完成一个专业相关的调查报告,想邀请您用几分钟时间帮忙填答这份问卷。本问卷实行匿名制,所有数据只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题目选项无对错之分,请您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非常感谢您的帮助!

Q1:您的年龄是(以年代划分)?

32岁及以上
27岁-31岁
22岁-26岁
17岁-21岁
16岁及以下

Q2:您的性别

Q3:您了解什么是缩写梗与谐音梗吗?

了解,很熟悉
有听过,但了解不深
不了解, 不知道是什么

Q4:您对缩写梗或谐音梗持什么态度

完全接受
部分接受
反感
没感觉

Q5:您认为网络流行梗是否会帮助当代人更好的融入小群体?

Q6:您认为缩写梗与谐音梗是否会造成不同年龄段之间的代沟?

不会

Q7:您会在什么场合使用缩写梗或谐音梗?

只在网络使用
只对特定群体使用
日常生活也会用
完全不用

Q8:您使用缩写梗与谐音梗是出于什么心理?

从众心理
求异心理

Q9:您经常使用的社交媒体?(多选)

核心社交媒体(LinkedIn、58同城、Tinder、探探、豆瓣、贴吧、Facebook、微博)
衍生社交媒体(网易云、喜马拉雅、Netflix、哔哩哔哩、抖音TikTok、黄油相机、Instagram、KEEP)
复合媒体(微信、QQ、淘宝、支付宝、Line)

Q10:您在社交媒体会使用缩写梗或谐音梗吗?(比如:yyds、爷青回、蟹蟹、886等等)

不会

Q11:您在社交媒体使用缩写梗与谐音梗的频率是?

1

Q12:您认为网络流行语是否对传统语言造成了冲击?

Q13:您认为网络流行语对传统语言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多选)

增加传统语言的趣味性
冲击传统语言地位
易与传统语言产生混淆
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语汇和表达方式
造成了严谨的传统语言的失范和混乱
更多积极影响
更多消极影响

Q14:一些网络流行语盛极一时,但逐渐不再被人使用,你认为造成此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网络流行语更新快,人们更偏向使用新的网络流行语
一些网络流行语逐渐与社会脱节,因此不再使用
网络流行语多基于热点事件,同时受制于热点事件的传播周期
一些网络流行语不具有多种语境的普适性,较难被网民长时间应用于日常表达中

Q15:在你看来,随着网络的发展,未来网络语言的发展道路应该是怎样的呢?

顺应潮流,任由网络语言自由发展,让它能充分反映出社会心理
应该让语言在网络这片沃土上发展,但需要加以一定的引导和管理
反对网络语言的发展,因为它不利于语言规范化
反对网络语言的发展, 因为它赋予一些词语不雅的意思,给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其他
问卷网
调查当代年轻人对社交媒体上缩写梗与谐音梗的看法
关于
1年前
更新
12
频次
15
题目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