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Q1:(1) 出生时存在、并保持终身的反射是

B.觅食反射
C.吸吮反射
D.握持反射
E.角膜反射
A.拥抱反射

Q2:(2) 出生时存在、以后逐渐消失的反射是

A.拥抱反射
B.瞳孔反射
C.吞咽反射
D.腹壁反射
E.提睾反射

Q3:(3) 出生时不存在、以后逐渐出现并保持终身的反射是

A.角膜反射
B.瞳孔反射
C.吸吮反射
D.腹壁反射
E.颈肢反射

Q4:(4)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葡萄球菌
B.大肠埃希菌
C.肺炎双球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脑膜炎奈瑟菌

Q5:(5) 小儿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的病原体最常见为

A.虫媒病毒
B.疱疹病毒
C.肠道病毒
D.腮腺炎病毒
E.脊髓灰质炎病毒

Q6:(6) 2岁小儿腰穿部位正确的是

A.第1~2腰椎间隙
B.第2~3腰椎间隙
C.第3~4腰椎间隙
D.第4~5腰椎间隙
E.第5~6腰椎间隙

Q7:(7) 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结果可出现

A.外观清亮
B.糖含量正常
C.蛋白质明显增多
D.氯化物含量正常
E.淋巴细胞大量增多

Q8:(8) 化脓性脑膜炎致病菌侵入机体的主要途径是

A 消化道感染
B.呼吸道感染
C.皮肤感染
D.昆虫叮咬
E.邻近组织感染扩散

Q9:(9) 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出现呼吸节律不规则、突然意识障碍加重、瞳孔不等大应考虑

A.正常反应
B.补液量不足
C.抗生素剂量不足
D.合并脑疝
E.以上均有可能

Q10:(10) 化脓性脑膜炎典型的临床表现是

A.中枢性运动障碍
B.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
C.注意力缺陷、活动过度
D.以抽搐伴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
E.感染中毒症状、颅内高压表现、脑膜刺激征阳性

Q11:(11) 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的脑脊液检查结果中可出现

A.外观混浊
B.压力降低
C.蛋白质正常
D.细胞数减少
E.糖和氯化物正常

Q12:(12) 脑膜炎球菌引起的脑膜炎多见于

A.春季
B. 夏季
C.秋季
D.冬季
E.冬春季

Q13:(13) 患儿男,3岁,因发热、惊厥3次入院。入院时体温39.5℃,脑脊液结果提示化脓性脑膜炎,此患儿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

A.焦虑
B.体温过高
C.受伤的危险
D.急性意识障碍
E.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Q14:(14) 患儿女,3个月。因发热2天,抽搐1天入院。入院时体温39.2℃,出现抽搐并伴有喷射性呕吐,体检:前囟饱满,双侧瞳孔反射不对称,脑膜刺激征阳性。实验室检查结果:白细胞2000×106/L,中性粒细胞为主,该患儿的临床诊断可能为

A.高热惊厥
B.低钙惊厥
C.癫痫发作
D.电解质紊乱
E.化脓性脑膜炎

Q15:(15) 患儿男,8月,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经抗生素治疗一周后热退,病情好转,复查脑脊液细胞数由1500×109/L降至50×109/L。近2天又开始发热,体温40℃,并出现频繁呕吐,可能并发了

A.脑性瘫痪
B.硬膜下积液
C.胶质细胞瘤
D.神经母细胞瘤
E.蛛网膜下腔出血

Q16:(16) 患儿男,6岁,一周前流涕。随后出现高热、头痛、嗜睡、精神异常、意识障碍,口唇可见疱疹。实验室检查结果:血白细胞正常、脑脊液基本正常。最可能为

A.脑脓肿
B.脑栓塞
C.病毒性脑膜炎
D.化脓性脑膜炎
E.结核性脑膜炎

Q17:(17) 对脑膜刺激征明显的患儿应注意

A.需立即吸氧
B. 需快速输液
C. 需物理降温
D. 及时腰穿以确立诊断
E.一般不立即做腰穿以防止脑疝

Q18:(18) 护理腰穿术后的患儿应选择

A.去枕平卧位
B.半卧位
C.头低足高位
D.勤翻身,勤变换体位
E.头肩抬高15°~30°

Q19:(19〜21题共用题干) 患儿,男,3岁。咳嗽、发热10小时,体温 39. 5°C,来医院就诊时,突然出现双手紧握,两眼凝视,呼之不应,持续1分钟;查体:神志清楚,精神萎靡,颈软无抵抗。(19)该患儿首先应考虑是?

A.颅内损伤
B.高血压脑病
C.结核性脑膜炎
D.高热惊厥
E.癫痫

Q20:(20)该患儿目前最重要的护理问题是

A.体温升高:与感染有关
B.皮肤有受损危险:与惊厥有关
C.潜在并发症:颅内高压
D.潜在并发症:电解质紊乱
E.潜在并发症:脑功能障碍

Q21:(21)首要护理措施是

A.防止受凉
B.降低颅压
C.健康教育
D.饮食指导
E.降温处理
问卷网
第十四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关于
1年前
更新
1
频次
21
题目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