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与运动》章末总结
Q1:牛顿第一定律是整个力学中的的基础,对学生进行力学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二力平衡是物体受两个力作用而保持平衡状态,是物体受力平衡问题最简单情况,是在学生学习力、牛顿第一定律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力和运动的初步知识,也是本章的重点。
章末训练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汽车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下列关于汽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汽车水箱的冷却水中加入防冻剂,是为了提高水的凝固点,防止结冰
B. 汽车超速行驶会导致惯性增大,增加事故风险
C. 汽车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D. 汽车发动机启动时所用电机,其工作原理为电磁感应
2.发现支配天体运动的万有引力定律的物理学家是(
)
A. 阿基米德
B. 伽利略
C. 牛顿
D. 爱因斯坦
3.体育活动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乒乓球被扣杀后飞向对方,说明力可以维持物体运动
B. 足球被踢出后仍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力作用
C. 用力扣杀排球时手感到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铅球落地后将地面砸了个坑,说明铅球受力发生了形变
4.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此探究活动的各种表述,错误的是(
)
Q2:A. 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B. 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
C. 水平面越粗糙,小车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越远
D. 运动的物体若不受阻力,将一直运动下去
5.下面是我们在体育课上参加的一些锻炼活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跳远助跑”﹣﹣利用了惯性的原理
B. “引体向上”时手搓镁粉﹣﹣利用了增大摩擦的道理
C. “踢足球”﹣﹣利用了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道理
D. “跑步”时用力蹬地﹣﹣利用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理
6.正在水平面上滚动的小球,如果它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 立即停下来
B. 慢慢停下来
C. 改变运动方向
D. 做匀速直线运动
7.下面是小明同学的“物理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符合题意的是(
)
A.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枳成反比
B. 质量是物质的物理属性,它与物体的形状、地理位置、状态等均没有关系
C. “孤掌难鸣”说明一个物体绝对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D. 黑板擦能被吸引在磁性黑板上不掉下来,是因为黑板擦受到了吸引力
8.猴子能够轻松地倒挂在树枝上,当其倒挂在树枝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Q3:A. 猴子很轻,其重力不需要平衡就能静止在空中
B. 猴子对树枝的作用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 猴子对树枝的作用力和树枝对猴子的作用力是—对平衡力
D. 树枝对猴子的作用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9.我市于2011年6月6日(端午节)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湛江海上国际龙舟邀请赛”,在划龙舟比赛活动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龙舟是运动的
B. 龙舟漂浮在水面上时,龙舟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
C. 桨往后划,龙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停止划桨后,龙舟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10.一人用 100N 的水平力推着一个重 150N 的木箱在地板上匀速前进,如图所示,若另一人再加给木箱 50N 竖直向下的力,那么( )
Q4:A. 木箱共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B. 木箱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 木箱重变为 200N D. 木箱的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
11.如图是太阳能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情形,若不计空气对汽车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Q5:A. 汽车受到两对平衡力的作用
B. 汽车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C. 汽车急刹车时不能立即停止,是由于速度大惯性大
D. 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的同时,甲物体也一定受到了乙物体所施的力
B.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会改变
C.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所受力的合力一定为零
D. 相互平衡的两个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不可能都相同
13.11月9日是全国消防日,学校组织同学前往消防队进行消防演练 以下是几位同学在消防滑杆上的体验情景,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A. 匀速下滑时,重力大于摩擦力
B. 静止时,用力握紧杆可以增大摩擦力
C. 匀速上爬时,摩擦力方向向上
D. 匀速下滑时,速度越大,摩擦力越大
14.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的安全警示语中涉及到惯性知识的是(
)
A. 景区水池边立有“水深危险”
B. 商场走廊过道标有“小心碰头”
C. 汽车的尾部标有“保持车距”
D. 输电铁塔下挂有“严禁攀爬”
15.一人用200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着重600N的箱子在水平地板上作匀速直线运动,若此人突然将推力增大到300N,则地板对箱子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
A. 100N B. 200N C. 300N D. 600N
二、填空题(共7题;共28分)
16.如图所示,人手握住质量为500g的水杯静止,杯子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当人增大握力时杯子所受摩擦力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7.作为经典力学的先驱,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正确地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________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8.如图所示,一根弹簧的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个小球,把它们套在粗糙的水平杆上,a点是压缩弹簧后小球静止释放的位置,b点是弹簧原长时小球的位置,c点是小球到达最右端的位置.则小球由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小球速度最大的位置是________ (选填“a”、“b”或“ab之间”).
19.重50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如果用5N的力水平向右推它,没有推动,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 N,方向________;如果水平推力增加到10N,物体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的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 N.
20.如右图观察到的现象,可知汽车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突然________ (填“变大”或“变小”)时,乘客由于________ 而向前倾倒。
Q6:21.射出去的子弹离开枪口继续向前运动,这是由于子弹具有________;子弹最终落到地上,这是由于受到一个方向竖直向下的________作用。
22.一个物重为10N的物体,用绳子把它吊在空中静止时,绳子对它的拉力是_______N;若物体以/秒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绳子对它的拉力是______N;若物体以/秒的速度匀速上升时,绳子对它的拉力是_______N。
三、作图题(每图2分,共4分)
23.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24. 木箱静止在斜面上,画出木箱的受力示意图
Q7:四、计算题(共6分)
25.如图所示,MN为一竖直的墙壁,物体A的质量为2Kg,受到水平力F = 196N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问物体A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多大?
Q8:五、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32分)
26.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Q9:(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________(填“翻转”或“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Q10:A. 小卡片容易扭转 B. 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
C. 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 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小华在探究活动结束后想到物体的平衡状态包括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如何探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呢?小明提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钩码在________(填“水平方向”、“竖直方向”或“任意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的现象,可以得出结论:物体静止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同样适用于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7.如图,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小车以相同速度分别滑上三种“路面”,记下小车停下的位置,测出小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路程,并记入下表.
Q11:(1)为了让该实验探究的变量唯一,需控制小车每次实验在斜面的________高度(选填“同一”或“不同”)由静止开始下滑,以保证每次实验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相同________.
(2)通过比较________,可以判断出小车在木板上受到的阻力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棉布上受到的阻力;
(3)如果有一种“路面”材料比玻璃更光滑,则小车运动的路程将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玻璃“路面”上运动的路程;
(4)“路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行驶的时间越________,小车运动速度减小的越________.若小车在绝对光滑的水平“路面”上运动,即不受阻力作用,小车将________.
Q12: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D 11.【答案】A 12.【答案】B 13.【答案】C 14.【答案】C 15.【答案】B
二、填空题
16.【答案】5;不变
17.【答案】改变
18.【答案】ab之间 19.【答案】5;水平向左;10
20.【答案】变小;惯性
21.【答案】惯性 、 重力
22.【答案】10、10、10
三、作图题(答案略)
四、计算题
【答案】G=mg=2Kg*9.8N/Kg= 19.8N,这道题出现了干扰条件,要清楚静摩擦力与压力无关
四、实验探究题
33.【答案】(1)相反;钩码数量
(2)旋转;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3)把小卡片剪成两半
(4)D
(5)任意方向;不变
34.【答案】(1)同一;速度
(2)小车在水平路面运动距离;小于
(3)大于
(4)长;远;一直运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