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过敏基础知识及注意事项培训

感谢您能抽出几分钟时间来参加本次答题,现在我们就马上开始吧!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通常发生在用药后
数分钟以内
数分钟到半小时
半小时到数小时
数小时以上
下列哪一项不是造成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
用药方法
个体差异
药品理化特性
药品纯度
过敏反应的关键质量因素是( )杂质, 药品中含量越多, 过敏发生率就越高, 药品中含量越少过敏发生率就越低。
小分子
高分子
以上都是
以上都不是
青霉素衍生物(如青霉酸)与蛋白质结合,形成青霉噻唑酰基衍生物,可作为半抗原,主要引起
I型 (速发型)
Ⅱ型(细胞毒型)
Ⅲ型 (免疫复合物型)
Ⅳ型 (迟发型)
当人员出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时,急救措施应立即皮下注射
0.9%生理盐水
0.1%盐酸肾上腺素
5%葡萄糖液
10%葡萄糖液
青霉素皮内试验结果的判断阳性为
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
局部皮球隆起,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cm,或周围出现伪足,有痒感。严重时可有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
(多选)通常导致过敏的原因有
食物(小麦、花生、大豆、坚果类、牛奶、鸡蛋、鱼和甲壳类动物等)
吸入物(花粉、屋尘、螨等)
微生物(霉菌、细菌等)
昆虫毒素
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异种血清
过敏体质
(多选)根据Coombs和Gell于1963年提出的分型原则,将变态反应分为
I型 (速发型)
Ⅱ型(细胞毒型)
Ⅲ型 (免疫复合物型)
Ⅳ型 (迟发型)
(多选)引起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是
合成青霉素类原料过程中产生的杂质
青霉素类制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杂质
青霉素降解产物
青霉素制剂中污染物
(多选)青霉素与头孢菌素过敏表现涵盖
呼吸道阻塞症状
皮肤过敏反应
循环衰竭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消化系统过敏反应
(多选)青霉素与头孢菌素过敏反应发生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老年人与儿童的免疫力较低,容易对青霉素与头孢菌素过敏
对青霉素与头孢菌素过敏者无论任何给药途径、任何剂量、任何制剂均可发生过敏反应。
各种类型的变态反应均可发生(Ⅰ、Ⅱ、Ⅲ和Ⅳ型变态反应)。
(多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过敏性可能表现通常都有哪些
皮肤瘙痒、皮疹等症状
呕心,哮喘、胸闷、气促等症状
面色苍白、冷汗、发绀、脉细弱、烦躁不安等症状
喉咙水肿,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意识丧失,抽搐等休克症状
(多选)请简要回答当人员进入青霉素制剂、头孢制剂生产车间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任何进入青霉素制剂、头孢制剂生产车间的人员要认真了解、熟悉青霉素、头孢菌素类产品过敏性风险的相关知识,防止出现过敏反应与严重的过敏事故。
曾经有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过敏史的人员,严禁进入青霉素制剂和头孢制剂生产车间的任何区域。
当人员出现不清楚自己是否对青霉素、头孢菌素是否过敏时,必要时进行皮肤敏感试验进行确认,以保障安全。
当初次进入青霉素制剂、头孢制剂生产车间出现疑似过敏性表现时,或身体感觉明显不适,应立即退出生产车间。
(多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立即停药,患者就地平卧,进行抢救。
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ml-1ml,病儿酌减。
维持呼吸:给与氧气吸入。
抗过敏:根据医嘱,立即给与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或氢化可的松200-400mg加入5%-10%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应用抗组胺类药,如异丙嗪。
补充血容量: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或平衡液扩充血容量。
纠正酸中毒。
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病情变化,并做好病情动态记录。
(多选)当进入青霉素制剂、头孢制剂生产车间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该怎样做
及时向车间管理人员、公司领导和EHS部反映情况。
立即安排采取急救措施。
迅速送附近医院就诊。

15题 | 被引用8次

模板修改
使用此模板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