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分开设置的接零保护系统称作( )。
A 、TN
B 、TN-C-S
C、 TT
D、 TN-S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 )kW及以上者,应编制用电组织设计。
在施工现场专用变压器的供电的TN-S接零保护系统中,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 )连接。
A 、工作零线
B 、保护零线
C、相线
D 、金属线
配电系统应设置配电柜或( )。
A、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二级配电。
B、分配电箱、开关箱、用电设备,实行三级配电。
C、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二级保护。
D、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
交流弧焊机变压器的一次侧电源线长度不应大于( )m,其电源进线处必须设置防护罩。
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应按其计算负荷选用无接头的( )电缆。
A、聚氯乙烯铜芯
B、橡皮护套铝芯软
C、橡皮护套铜芯软
D、聚乙烯护套铜芯
某台吊车电动机的铭牌额定功率为P′e=27.8kW,铭牌额定暂载率为JC=40%,试求其设备容量Pe ( )。
A、 11.1kw
B 、35.2kw
C 、27.8kw
D、55.6kw
一般场所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 )。
A 、10mA
B、 20 mA
C 、≥30 mA
D 、≤30 mA
潮湿场所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 )。
A、 ≥15mA
B 、≤15 mA
C、 30 mA
D 、≤30 mA
需要系数指的是()。
A 、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
B 、负载同时使用系数,是计算负荷与设备容量的比值
C 、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D 、指负载时间占电源整个工作周期的百分比
电源隔离开关,照明器,三相电路的三相相线,中性点、中性线、工作零线,保护零线、保护线分别用( )代号。
A、 (DK)
B 、(H)
C、 L1、L2、L3
D 、(M)
E 、(PE)
相线L1、L2、L3相序的绝缘颜色依次为( );N线的绝缘颜色为( )色;PE线的绝缘颜色为( )。
A 、红、绿、黄色
B 、黄、绿、红色
C 、淡蓝色
D、蓝色
E、绿/黄双色
电缆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应小于( )m,并应在电缆紧邻上、下、左、右侧均匀敷设不小于( )m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或混凝土板等硬质保护层。
A、0.5
B、0.7
C、50
D 、60
E、65
使用于潮湿或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 )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 )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 )。
A 、防溅型
B 、15
C、密封型
D 、0.1
E、30
总配电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 )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 )s,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 )mA•s。
A 、30
B、75
C、0.2
D 、0.1
E、30
电缆芯线数应根据负荷及其控制电器的相数和线数确定:( )时,应选用五芯电缆;( )时,应选用四芯电缆;当三相用电设备中配置有单相用电器具时,应选用五芯电缆;( )时,应选用三芯电缆。
A 、四相四线
B、三相四线
C、三相三线
D 、单相二线
E 、单相一线
电缆线路可以 ( )敷设。
A、沿地面
B、埋地
C、架空
D、沿钢支架
E、沿脚手架
人工接地体材料可采用( )。
A、圆钢
B、角钢
C、螺纹钢
D、钢管
E、铝板
下面关于负荷计算说法正确的是( )
A、各用电设备组有功功率为:𝑃𝑗𝑠= Kx • Pe
B、各用电设备组无功功率为:𝑄𝑗𝑠 = 𝑃𝑗𝑠 • tgφ
C、各用电设备组视在功率为:
D、变压器的容量为:W=K×P× COSφ;
E、总负荷的计算公式为:𝑆𝐽=1.05~1.1(𝐾1𝑃1/𝐶𝑂𝑆𝜑+𝐾2∑𝑆2+𝐾3∑𝑆3+𝐾4∑𝑆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设备容量即为每天设备的铭牌额定功率
B、功率因数为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
C、暂载率,是指此设备能够满载工作时间的比率
D、用电设备组的组数约多,KP、KQ的取值约大
E、施工区的室外电缆如在电缆沟内敷设宜选用VV电缆/YJV电缆,室内电缆宜选用YC电缆。
重复接地装置的连接线,可通过漏电保护器的工作零线相连接。()
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光面圆钢及螺纹钢。()
反复短时工作制电动机(如吊车中的电动机)的设备容量Pe是指统一换算到暂载率JC=25%(或用JC25表示)时的额定功率。()
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100kW及以上者,应编制用电组织设计。()
通过现场勘测可确定电源进线、变电所、配电室、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固定开关箱、物料和器具堆放位置,以及办公、加工与生活设施、消防器材位置和线路走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