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参加考试者认真读题,提交后即可看到考试成绩,满分100分,85分合格。
3、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存放区的温度应是
A.低于23℃
B.低于24℃
C.低于25℃
D.低于26℃
4、终末漂洗用水的电导率应
A.≤12uS/cm(25℃)
B..≤13uS/cm(25℃)
C..≤14uS/cm(25℃)
D..≤15uS/cm(25℃)
5、 以下哪项不是史帝瑞低温过氧化氢灭菌器预编程的灭菌循环
A.全循环
B.管腔循环
C.非管腔循环
D.软镜循环
6、酸性氧化电位水的氧化还原电位(ORP)为
A.>1000mV
B.≥1000mV
C.>1100mV
D.≥1100mV
7、配制多酶清洗液时要求的水温应为
A.31-40℃
B.32-45℃
C.33-43℃
D.35-50℃
8、 眼科器械的检查与包装描述错误的是
A.包装前应进行清洗质量检查和功能性检查
B.精细器械应选择带光源的放大镜进行检查
C.连接线类器械如超声乳化手柄电源线等是否有裂痕、破损、老化等,无需进行绝缘性检查。
D.弹簧类手柄器械应检查手柄弹簧有无变形和裂纹,弹簧张弹力是否适中。
9、生物监测不合格时,立即停止使用相关灭菌器,并尽快通知护理部,感染办,内容不包括
A.灭菌器编号
B.灭菌员姓名
C.无菌物品发放科室
D.上次生物监测合格时间
11、 干燥塑料类制品,干燥柜应调节的温度
A.55~60℃
B.60~65℃
C.65~75℃
D.70~80℃
12、 日常用的湿热消毒,消毒后继续灭菌处理的A0值应是多少
A.>600
B.≥600
C.>3000
D.≥3000
14、 清洗质量的监测每月应至少随机抽查
A.2-3个已灭菌包内全部物品
B.3-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
C.2-3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
D.3-5个已灭菌包内全部物品
15、 根据WS310-2016规定,压力蒸汽灭菌包重量要求,器械包不超过多少,敷料包不超过多少
A.6kg,5kg
B.5kg,6kg
C.5kg,7kg
D.7kg,5kg
16、 特殊感染类器械不与其他手术器械混合回收,它不包括
A.朊毒体感染
B.气性坏疽
C.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
D.艾滋
17、 器械纸塑袋包装时,密封宽度
A.>6mm
B.≥6mm
C.>7mm
D.≥7mm
18、 根据WS310-2016规定,无菌物品存放应距地面
A.≥10cm
B..≥15cm
C..≥20cm
D..≥25cm
19、灭菌时材质不相同应如何放置
A.纺织类物品应放置于上层、竖放,金属器械类放置于下层
B.纺织类物品应放置于上层、横放,金属器械类放置于下层
C.纺织类物品应放置于下层、竖放,金属器械类放置于上层
D.纺织类物品应放置于下层、横放,金属器械类放置于上层
20、 清洗、消毒监测资料和记录保存
A.≥6个月
B.>6个月
C.≥3年
D.>3年
21、手工清洗水温宜为 ℃
A.15-20
B.20-30
C.30-45
D.15-30
22、 腔镜器械的特点包括
A.材质特殊、操作部多锋利、尖锐,易损坏
B.精密细小,咬合面、关节对接部精度高
C.材料多样,规格繁多
D.管腔狭窄、细长
24、 无菌物品放行应满足什么条件
A.灭菌物理参数不合格,不得发放
B.包外化学指示物不合格,不得发放
C.植入型医疗器械,生物监测合格方可发放,紧急放行符合标准要求
D.清洗质量不合格,退回重新处理
E.待灭菌包装不合格,不得进行灭菌程序
F.包内化学指示物不合格不得使用
25、 无菌物品召回原则包括
A.生物监测不合格或快速自含式生物监测不合格需立即紧急召回
B.同批次灭菌物品使用中发现多个包内化学指示物变色不合格问题需召回
C.临床出现感染,疑似同批次、同品种或同规格
D.临床反应多项同批次、同品种或同规格无菌材料和质量不安全问题应召回
26、 灭菌器每周保养的内容有
A.清洁灭菌器面板
B.检查打印纸张
C.检查门封完好度
D.目检维修室内管道系统
27、 关于呼吸机管道回收的注意事项,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初步初步看有无明显血渍、痰痂、胶布痕迹,污染严重的告知使用科室
B.有特殊感染的记录明确,按正确回收方法给予回收
C.对于破损严重影响使用的沟通后可以回收
D.科室管道多时,一套一套区分装好——回收,避免交叉
28、消毒供应中心手卫生时机包括以下哪几项
A.进入工作区域前
B.离开工作区域后
C.接触清洁或消毒物品前
D.整理环境卫生后
29、 呼吸机管路,也叫病人管路,是病人吸入或呼出气体的传输通道,它包括
30、 眼科器械清洗的注意要点,描述正确的是
A.浸泡约5分钟
B.用常规毛刷刷洗
C 水面下刷洗
D.流动水下冲洗器械,除去血液、粘液等污染物
32、 压力蒸汽灭菌每年应用温度压力检测仪监测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参数,检测仪探头放置在最易灭菌部位
33、 每天用75%酒精擦洗灭菌锅的外表及灭茵室内保持清洁干燥
36、 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应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空载连续监测五次
37、 快速灭菌程序可以作为眼科手术器械的常规灭菌方式
38、 外来器械、植入物、硬质容器、超大超重包,应遵循厂家提供的灭菌参数,首次灭菌进行灭菌参数和有效性测试,但无需进行湿包检查
39、 生物监测不合格,应尽快召回上次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40、 每月需提拉灭菌锅内室安全阀手把1次,用蒸汽冲刷,以防其动作失灵
41、 根据WS310-2016规定,无菌物品存放应距墙面≥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