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
您好!本问卷旨在了解农村寄宿制小学三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情况,以便为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问卷采用匿名形式,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请您根据实际情况作答。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一、基本信息
2. 您的教龄:
□ 5年 □ 5-10年 □ 11-20年 □ 20年以上
4. 您所授科目: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科学 □ 艺术(音乐/美术) □ 体育 □ 心理/德育 □ 其他
6. 您是否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培训(如专题讲座、工作坊等)?
□ 从未接受过 □ 1-2次 □ 3-5次 □ 5次以上
二、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与重视程度
1. 您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对农村寄宿制小学三年级学生的重要性如何?
□ 非常重要 □ 比较重要 □ 一般 □ 不太重要 □ 不重要
2. 您是否了解国家或地方教育部门发布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政策(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 非常了解 □ 比较了解 □ 听说过但不了解细节 □ 不了解
3. 您认为农村寄宿制环境对三年级学生可能产生的主要心理影响有哪些?(可多选)
□ 思念家人,孤独感 □ 适应困难(如集体生活、自理能力)
□ 同伴交往压力 □ 学习压力 □ 安全感不足 □ 其他________
4. 您认为三年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可多选)
□ 情绪波动大(焦虑、易怒等) □ 自卑或自信心不足
□ 注意力不集中 □ 人际关系敏感 □ 适应不良 □ 其他________
三、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现状
1. 您所在学校是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活动?
□ 是(每周____课时) □ 否(若选“否”,请跳至第13题)
2. 若开设,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哪些?(可多选)
□ 情绪管理 □ 人际交往 □ 适应能力培养 □ 自我认知
□ 抗挫折教育 □ 亲子/家校沟通 □ 其他________
教学方式主要是:(可多选)
□ 课堂讲授 □ 案例分析 □ 团体游戏/活动 □ 角色扮演
□ 视频观看 □ 个别辅导 □ 其他________
3. 您是否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关注学生情绪、鼓励积极心态等)?
□ 经常渗透 □ 偶尔渗透 □ 未渗透(原因:________)
4. 针对寄宿制学生的特殊性(如长期住校、与父母分离),您是否采取过特殊心理关怀措施?(可多选)
□ 定期与学生谈心 □ 组织亲子沟通活动(如电话、书信)
□ 开展宿舍同伴互助小组 □ 关注学生睡眠、饮食等生活细节
□ 与家长定期反馈学生心理状态 □ 其他________
5. 您如何识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可多选)
□ 学生主动倾诉 □ 观察行为变化(如沉默、退缩、攻击等)
□ 班主任或同学反馈 □ 心理测评工具 □ 其他________
6. 当发现学生存在心理困扰时,您通常会如何处理?(可多选)
□ 自行沟通疏导 □ 联系班主任共同关注 □ 转介给心理教师
□ 通知家长介入 □ 缺乏明确处理流程 □ 其他________
7. 您是否参与过学生宿舍的管理(如夜间值班、生活指导)?
□ 是(平均每周____次) □ 否
若“是”,您在宿舍管理中是否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如想家、冲突等)?
□ 非常关注 □ 较关注 □ 偶尔关注 □ 未关注
四、实施中的问题与挑战
1. 您认为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困难是?(可多选)
□ 缺乏专业心理教师 □ 课程设置不足或不系统
□ 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不足 □ 学生人数多,难以兼顾个体需求
□ 家长不重视,配合度低 □ 学校硬件资源不足(如心理辅导室、教材等)
□ 寄宿制管理占用大量精力,无暇顾及心理教育 □ 其他________
2. 作为教师,您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遇到的最大障碍是:
□ 专业能力不足 □ 时间不够 □ 缺乏学校支持
□ 学生对心理话题抵触 □ 其他________
3. 您认为农村寄宿制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普通小学的最大区别在于:(可多选)
□ 学生长期脱离家庭,亲情缺失问题突出
□ 集体生活导致同伴关系更复杂
□ 学生自理能力和独立意识培养需求更高
□ 家长沟通频率低,家校协同难度大
□ 其他________
五、需求与建议
1. 您希望获得哪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可多选)
□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识别与干预技巧
□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设计
□ 家校沟通中的心理教育方法
□ 寄宿制学生特殊心理需求应对策略
□ 教师自身心理调适技巧 □ 其他________
2. 您认为学校需要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哪些支持?(可多选)
□ 配备专职心理教师 □ 建设心理辅导室或活动场地
□ 提供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或资源包
□ 组织教师定期研讨交流 □ 建立学生心理问题转介机制
□ 其他________
3. 请您对农村寄宿制小学三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具体建议(可开放式作答):